找到相关内容1325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自利心专求殊胜对境布施是高级乞丐的做法

    狗的福德多。   虽然从对境上比较,佛的功德胜过劣狗无数倍,但从意乐上比较,舍利弗的意乐远不如佛的大悲。因此,由于意乐殊胜之故,佛得福德多。   有人想:我布施给下劣境,而没有供养佛,佛是否会不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布施|慈悲|供养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3023224533.html
  • 宗教是人类的永恒需要,第二生命

    。人生有许多非人力所能补救的缺陷和迷闷,悲哀和苦恼,这一切,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释和安慰。因此,宗教的需求,是人类最根本的三大需要之一。它的力量,有时远胜过其它两大需要。因为这个缘故,宗教才能在...

    张澄基教授讲

    |宗教|科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3073825440.html
  • 高倍镜下看烦恼

    轻蔑他人的心理。又可分为七种: [1]、慢:对于不如己者,认为自己较为殊胜,或对于与自己同等者,认为不过与自己同等,而生起贡高我慢的心理。[2]、过慢:对于与自己同等或胜过自己的人,硬说自己胜过对方。[3]、慢过慢:对于胜过自己的人,反认为自己胜过对方而妄生慢心。[4]、我慢:是其慢的根本慢,即对于五蕴假合的色身,内执有我,认为所有人都不及自己;外执我所,认为凡我所有的,都比别人所有的高明。[5]、...

    释宗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2939837.html
  • 解脱者之生活

    宁静恬悦的心境中,胜过了一切。  平常说“八风不动”。利、衰、苦,乐、称、毁、讥、誉,对于解脱的圣者是不会因此而动心的。就是到了生死关头,都能保持宁静而安祥自在的心境,不为死苦所烦扰。经中有“欢喜舍寿”...

    印 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3340675.html
  • 西藏风土人情

    响着马蹄的声音"。极具荣耀感的康巴人热爱着马,马代表一种生存状态上的自由,它还代表一种驰骋着的强悍力量。同样,刀和枪也是康巴汉子的最爱。最纯粹的康巴人甚至爱这三样东西胜过爱自己的女人。康巴人悍不畏死是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1043381.html
  • 忠言心之明点

    昙花 胜过万宝其果义   未来非常难得故 修行利乐莫懒散   死主大敌如暴雷 谁亦不知何时到   住之岁月无空闲 今当速修诸善法   众生业果无空耗 异熟到时不可改   如今有缘自在...

    晋美彭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045309.html
  • 五种非人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五种非人——人间佛教经证   应笑而不笑,应喜而不喜,应慈而不慈,闻恶而不改,闻善而不乐。   ——《增一阿含经》——   在十法界中,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扭地位,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、忆念、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,所以历劫以来,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。太虚大师曾说:「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]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,将人做好,离佛也就不远了。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?在《增一阿含经》中,佛陀说有五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545907.html
  • 菩萨、罗汉、神、仙、鬼

    )册封,如雷神、电神、水神、火神、稼穑神、祸福神、草木神等,地祗如城隍、土地公(城隍为阴间县长、土地公为阴间邻里长)。 神为未出三界之凡夫,只是所做福德胜过人间;神不是佛,也不是菩萨,祭拜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346980.html
  • 大理的“阿吒力”佛教文化

    胜过了释迦牟尼佛。古印度原有的观音本来是男身,传入我国中原后,由于信仰的崇拜,老百姓把观音女性化了。而大理的观音则是男身女相,细腰显足,呈现男身观音向女性观音过渡的特点,被许多美国专家学者称为“云南福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4152562.html
  • 汤锅里的汤勺子

    在这儿。因此你应该了解,学习和实践两者正都是存在这儿的。如果我们能学习这个,我们便可以了解一切事物了。这就像我们的言语:说一句真理之言,胜过说一辈子的错误之语!你能理解吗!一个学习而却不实践的人,就像...

    阿姜·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4153670.html